在蓝田原“汉武帝鼎湖延寿宫”遗址旁的“蓝田玉文化博物馆内”,“玉种蓝田”。四个大字被安排在最显著的位置。走进展厅,立刻就会被那些温润光滑、晶莹剔透、雕刻精美的玉器所吸引。他们有的如苍松翠柏。行云流水;有的似百鱼戏游;特别是那件“雄霸天下”的玉雕作品,利用蓝田玉灰外覆白的特色,惟妙惟肖地雕刻出八只北极熊走在冰原上的情景,蓝田玉的色泽完美地表现出茫茫雪海,而八只熊或坐或行,或者弯腰捞鱼。每一只都生动无比,堪称镇馆之宝。
这是一家被评为国家三A的旅游景区。石艺园总经理瞿金续是一位纯朴健谈热情温厚的蓝田焦岱人,他始终全心身的投入蓝田玉石文化的创新发展事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谈及自己一手创建了这个玉石博物馆。他感慨万千。历史上。蓝田玉赫赫有名,从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到唐玄宗为杨玉环专门制作的玉磬都是蓝田玉所制。在考古发现中。与蓝田玉相关文物的出土,更证明了蓝田玉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蓝田玉制作的菜玉铲,汉武帝茂陵出土的蓝田玉四神纹玉斧手,都证明着古人对蓝田玉的无比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开采技术落后,蓝田玉一直沿用传统炸石的开采方法。因此多数矿料为地表矿料,品位不高,要选出精美原料制成莹润通透的玉器制品更是相当困难。再加上生产设备陈旧老化,工艺落后。产品粗糙、不上档次;市场上,还存在着用低档的人造宝石、塑料、有机玻璃等假冒“蓝田玉”进行销售的乱象,致使蓝田玉大名鼎鼎却卖不上价钱,蓝田玉石市场因此很不景气,这样一个本应成为陕西最引以为傲的地理标志产品却沦为李商隐诗中“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想象。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蓝田玉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对蓝田玉实施原产地域保护。蓝田县成功举办了两届“美食美玉”节。2011年又举办了陕西省首届蓝田玉加工技能创意大赛。蓝田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乱象逐步得到纠治,经营环境进一步优化,蓝田玉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大提升,蓝田玉石的产业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迎来了新的春天。
广大经营者和客商大力传承发展蓝田玉文化,依托原产地保护资源优势,精巧的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融合,以县玉石厂为龙头,实现了蓝田玉发展的产业文化升级。带动和开创了一大批玉石加工企业和玉石专营商店,形成了三条玉石展销大街,两个玉石商贸城。组成了大规模的玉石交易集散营销平台。产品远销25个国家和地区。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蓝田玉的发展已成为大西安城市ip中具有显著特色的美玉产业。
2017年7月17日应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的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国家一级工艺师周金甫一行来到蓝田县考察调研玉石产业发展情况。在探讨蓝田玉的发展中,周大师强调: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是陕西的文化自信,是西安的名片。市委永康书记很关注蓝田玉产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全国大赛中有一席之地。不但要增加省级大师的数量。更应该有国际大师。
2018年3月24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2018大调研系列行”走进蓝田县,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实际情况,带头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永康书记强调: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振兴”要求,按照大西安乡村振兴“三步走”部署,聚焦“五个美丽”建设,大力实施“八个工程”,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蓝田县是陕西走向世界的名片之一。永康书记在蓝田调研的首站选择了位于焦岱镇的鼎湖石艺园,了解玉石文化,参观了玉雕作品展示。玉雕色彩斑斓,无论是工艺还是质地,都令人赞美称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为了传承和发扬蓝田玉文化,鼎湖石艺园在党的十八大以后,自筹资金创建了蓝田县第一座石玉文化博物馆,展出玉雕文物及精品400余件。用现代化的设施和方式宣传蓝田玉文化成就。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达5万多人。
永康书记在调研考察后,要求进一步进弘扬蓝田玉石文化,提高工艺水平,打造出更多高品质艺术精品,推动蓝田玉产业发展,谱写出大西安乡村振兴战略和创建世界美玉之都的新篇章。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辉煌成就证明,“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制胜法宝。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重要主旨演讲中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在大西安城市IP平台上。大西安是“世界美玉之都”,塑造出大西安美丽的城市形象。
编辑:贾洋